一、口译员的信息视觉化和现实化训练:

这种训练是针对大脑对意像语料的敏感性而设计的,旨在训练译员通过将信息内容现实化、视觉化来记忆信息的能力。

听到这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之后,译员便可在头脑中勾画这样一副图景:自己正与一位朋友在公园中散步、闲谈。突然,谈话被朋友的手机打断。

然后放眼四周,发现到处是只顾自己拿着手机讲话而无暇互相交流的人们。译员就这样通过现实化、形象化的方法将一篇复杂的描写转化成生活中一个再熟悉不过的镜头摄入了头脑。

然后,译员再用译语将眼前的这幅图景按照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即可。这样不仅记忆深刻、全面,而且译员也不会陷入机械的“找词翻译”的误区。

二、口译员的逻辑分层记忆训练:

通常,人们能较好地识记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紧凑的篇章,我们不妨从一些条理清晰的篇章入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整理识记的能力。

在逻辑分析和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渐降低待识记信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提高自己对逻辑层次一般甚至较差的普通讲话的适应能力。

终能将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技能加以掌握,即在听到一段讲话后能够“本能”地对其进行逻辑层次的分析并加以记忆。

口译

以上两种具体的记忆训练,均建议采用“复述法”的步骤进行。

(1)由训练者(或练习伙伴)以适当的语速现场发布源语信息,长度应掌握在1至5分钟之内。

(2)接受训练的口译员凭记忆储存源语内容,并尽量用译语记忆。

(3)接受训练者用译语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要点复述。

(4)复述后可进行讲评、切磋,探讨遗漏信息的性质和原因。

(5)练习可分阶段进行:复述的内容逐渐由大意进入细节,并逐渐提高对细节准确性的要求。

(6)整个过程中不允许记笔记。

三、数字记忆训练:在口译过程中数字的记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数字是意义单一且固定的“死”信息,内容不具有可伸缩性。

所以口译数字记忆练习不包括其他信息记忆过程中的分析、整理过程,而是单纯的强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