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国语言学家Daniel Gile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在同声翻译期间,大脑执行三个并发的心理操作:
开始以原始语言感知和处理当前信息片段,随后将先前听到的信息存储在记忆中,最后以目标语言生成等效消息。
研究人员决定使用EEG和ERP方法来测试这三种操作是否同时进行,或者是否有动态重新分配它们之间有限的注意资源。
人脑中的数百万个神经元通过短暂的电脉冲不断地交换信息。可以使用脑电技术(EEG)从头部表面记录大量神经元的活动。脑电是一种研究认知过程的有效方法,并被用于许多研究领域。
9名同声翻译员参与者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的演讲从俄语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去,他们的大脑活动被记录下来。与原始语音并行地播放持续时间为50毫秒的与任务无关的探测刺激。
它们也被大脑处理并引发事件相关电位。然后将EEG记录分段,其开始对应于与任务无关的探针的开始。
通过对这些脑电图段进行平均,研究人员确定了大脑对探针的系统响应,即事件相关电位。获得的结果使研究人员能够量化同声翻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听觉注意力的变化。
数据表明,同声翻译者以动态重新分配注意力的方式工作。特别是,随着来自说话者内容的积压增加,翻译者处理信息的深度减小。
换句话说,翻译者越多地落后于说话者,工作记忆以保存和处理先前的信息所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而处理新信息的资源则越少。
同声翻译的艺术与逐字翻译不一样。相反,它是知道何时减慢,从说话者的话语中抽象出来,以便能够从说话者之前的话语和常识构建的更大的语境来产生优雅的翻译。